2009-12-14

114. 宾州小镇河西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Oct 28, 2009 3:51 PM)
Hershey, Pennsylvania

上个星期我到宾夕法尼亚的河西出差。河西其实在萨斯奎哈纳河 (Susquehanna River) 的东面,河西是我从小镇的名字 Hershey 音译过来的。喜欢吃糖的人可能知道 Hershey 这个牌子,我不知道这家公司品牌的巧克力在中国都叫什么,但是那几天跟这家公司的几个人在一起,听他们说起公司的亚洲总部就在上海。

站在河西公司总部的山坡上遥看山谷对面山坡上的小镇,我似乎能够看见城外的滚滚麦田。想当初,米尔顿·赫尔希 (Milton Snavely Hershey) 买下奶牛农场环绕的 160 平方公里一大片土地,办起专做牛奶巧克力的公司,继而在工厂周围建起河西镇、河西游乐园、河西旅馆,兴办河西学校、河西娱乐休闲公司,筑城修路,造福一方,可以说是远见卓识。最后他以全部财产建立起河西学校信托基金和河西基金,在他身后继续造福这座城市和这一方水土。

在河西遇到来自北京的 GL。他一家到河西定居已有多年,之前在都市纽约就职,河西小镇的安静生活让他感觉远比都市平和舒适,Hershey 对公司的员工也很不错。说起 Hershey 公司,新职员进入公司培训首先重点说到的就是他们为谁工作:河西学校的那些孩子们 -- Hershey 全部资产的 75% 由河西学校控制,就是说公司每挣一美元,其中七十五分钱归这所学校。这间学校每年在每位学生要花费九万五千美元,远远高于全美第二昂贵的私立寄宿学校每年 六万五千美元的费用。河西学校的学生都来自贫困或者破碎的家庭,学校接纳之后一直保障到大学毕业。进入这所学校自然不易,学校对学生管理也很严格,如有荒 废学业、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之类行为则开除学籍,从此不得再进入河西学校,因此大多数学生都珍惜机会。学校的学生最初来自河西周围社区,逐渐地学校开始面 向整个宾州以及全国“招生”。这些学生小学、中学一律在河西学校周围学校提供的独立家庭式房屋里居住,十二个学生“一家”,每家有两位专职“家长”管理。 这些家长工资很高,除管理学生家务之外有些也在学校兼职。每年这些“家长”可以有两次带“家”里的学生一同出去度假,只要带上一位学生,则“家长”一家度 假的费用也由学校包揽。GL 就曾经做过志愿“家长”,对其中甘苦深有体会:原以为管理几个毛孩子不是难事,但是要做到任何细微末节都不出纰漏,压力非同一般。

河西游乐园
Hershey, Pennsylvania

河西镇的主要街道:巧克力大道。街灯也是 Hershey Kisses(一种巧克力糖)的形状。
Hershey, Pennsylvania

“巧克力世界”展馆里面关于河西学校的介绍
Hershey, Pennsylvania

河西镇的巧克力工厂
Hershey, Pennsylvania

离开河西
Hershey, Pennsylvania

河西学校一角
Hershey, Pennsylvania

115. 读书、谷歌图书、Google Books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Oct 29, 2009 3:23 PM)
惭愧得很,好久不读书了。某日看见一位朋友端了一本中文小说,一问,居然是公立图书馆借来的,于是也去图书馆借了两本书来一读,乔萨的《原罪》,韩寒的《长 安乱》。本城的图书馆里中文书不是很多,而且图书借阅系统还无法用中文查询,只能用汉语拼音,所以就由在图书馆工作的一位朋友指引,直接到书架上抄了两 本。

说到读书,想起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数篇有关谷歌图书的文字:半亩塘闲话google图书怎么了?》、韩寒文化大国》、不许联想股沟挖了一条沟》、游云庭谷歌图书馆版权争议的法律思考》。我不是律师,但是游云庭先生文中的论证让我对这位律师的逻辑思辨有所保留。倒是韩寒的观点比较中肯。

我没怎么用过谷歌图书,但是用过 Google Books。一个人的经验当然有限,在 Google 所展示的图书内容上我还没有遇到有明显的侵权行为。至于 Google 扫描图书本是是不是侵权行为,我没有这方面的法律知识来讨论这个问题。不过从游云庭先生的文字来猜测,可能并没有法律文字明确规定扫描图书属于违法行为。游云庭先生文中有这样一句:

但如果一本图书扫描为电子版,理论上就可以无限制的复制该书的副本,使得图书馆理论上有无限量本同一书籍可供读者借阅,这种电子图书馆的存在显然本身就违背了图书馆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对图书馆制度的一种滥用。

这似乎是游云庭先生论证 Google 扫描图书造成对作者侵权的基础论据之一。但是,理论上拥有一把刀就可以杀人,那么拥有刀是否可以作为犯杀人罪的证据呢?我个人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韩寒的文字里有一句:“为什么不愿意20块钱买一本书,给作者赚一块六毛钱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到觉得谷歌图书是未来作者的希望。如果我可以花 ¥5 买一本书,而作者可以赚 ¥2.5,岂不是大家都好?

116. 树城秋色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Nov 2, 2009 4:37 PM)
DSC_9113 出差一个星期回到安娜堡,正是秋色最浓的时候。满城不同色阶的黄与红,混杂着尚未褪尽的各种绿色,让人目不暇接,止不住地深呼吸,意欲把满目的秋色同空气中逐渐透彻的清凉一齐纳入体内。

安娜堡别称 Tree Town (树城) -- 希望这几张拙作能告诉你为什么。这一日送女儿上课的路上经过这条小街,满眼浓浓的秋色似乎比往年更加热烈。可惜等我回到这里,太阳已经低落了。在街边停车 的时候,家住这里的一位老人对我说,今年的秋色格外的精彩,不过,拍照得趁早,再过几天就晚了。果然,一个星期之后一夜大雨,早晨起来树叶落满一地,枝头 基本上就空空如也了。

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拍这条街了,每年这时候经过这里都按捺不住要停车下来走一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仿佛就是为我的写照。

DSC_9106 DSC_9097 DSC_9110 DSC_9100 DSC_9118 DSC_9114 DSC_9126DSC_9123 DSC_8666 DSC_8654 DSC_8653 DSC_8656 DSC_8647

117. 选举日、美国民主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 Nov 4, 2009 4:58 PM)

两个星期前去宾州出差,因为租了辆车,所以在 GPS 的指引下,到费城去参拜了一把“自由钟” (The Liberty Bell)。随着人流参观了 Independence Hall,听了导游介绍美国独立前后的起因、《独立宣言》的起草以及《宪法》的制订。对于导游所说的一句“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记忆深刻 -- 这是导致美国由英国殖民地寻求独立的主要原因。

费城是殖民地时代北美大陆的政治、商业中心,这是美国独立历史上诸多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的原因。早期北美殖民地与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不错,直到 1763 英国与法国和北美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 (French and Indian War) 结束,英国王室开始大幅度提高税收来偿还战争造成的大量国债,北美殖民地因为远离英国,在英国国会没有自己的代表,对于国家政策没有发言权。北美殖民地政府与英国王室和国会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毫无结果,之后才开始争取独立。直到今天,政府税收 (Taxation) 依然是美国民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今年十一月三日是地方选举日。本县的选票上只有一项内容:为本县的公立中小学在明年开始的五年中增加两个点 (2 Mills) 的税收。这些税收出自房地产,两个点意味着每年每 $1000 房地产价值要增交 $2 税。本县的民居平均市价在 $250,000,房产的税收价值基本上是市价的一半,也就是平均 $125,000。如果通过的话,意味着本县居民每户平均每年要多交约 $250 的税,本县的中小学在今后的五年里可基本保证有每年三千万美元左右的进账。

我有三个孩子在上学,所以对于我来说,这项投票内容基本上不用考虑。州政府的财政困难,已经连年削减全州公立学校的经费。仅我们这一个学区明年预计还要面临一千五百万的经费削减,所以这笔账容易算。但是每家都有自己一笔难算的帐,所以我不难理解反对加税人群的心理。

Democracy in Colored Reality Democracy in Colored Reality

今天,投票结果出来了:没通过。有点让人失望,但也不很出乎意料。

上面的图里是支持(上)和反对(下)这项议案的两个组织邮递的选举材料。一个颜色单调,对比另一个色彩光鲜,不难看出哪一方花钱多。这也是民主的一部分。 民主这东西就是这样:她不是一个最优化的系统,她只是人在能力有限的条件下所能建立的最佳系统。她存在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或者说不得不)容忍人的短视、 自私、贪婪,等等。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要讥笑一把短视和自私。前段时间一位共和党人(男)在一次参议院经委的医保辩论会上发表著名论断:“我用不着孕期保健。强迫我的医疗保险 公司提供这项保险意味着我掏额外的钱买我不需要的服务,增加了医保的成本。”一位民主党参议员(女)插话说:“我觉得你妈大概用得着。”-- 答案正确,加十分!

118. Google Voice + Gizmo5: 打美国电话免费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Nov 5, 2009 2:00 AM)
前文 (111. Google Voice) 说到 Google Voice 的一些常用功能,忘了说一项:外拨电话。Google Voice 从 GrandCentral 被同化之后,一项方便使用的改进就是它与 Gmail 通讯录的整合,只要你在通讯录里面记下联络人的电话号码,你就可以用 Google Voice 来给对方拨电话了。操作很简单:在 Google Voice 里点击拨号键,然后输入对方的姓名、电话号码或者电子邮件,Google Voice 会自动到通讯录里面搜索,然后你可以选对方的任一号码,再选一个你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按“接通”键。Google Voice 拨通对方的号码,然后回拨你的号码,双方只要摘机就可以通话了。

今天上网又有了一个惊喜:Google Voice 支持 Gizmo5。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台电脑,装上 Gizmo5 软件,在加上一个 Google Voice 帐号,你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打电话、接电话,而且打美国的电话全免费

整个的系统设置过程稍有一点繁琐,但是并不难,难的可能是得到一个 Google Voice 的帐号 -- 因为目前 Google Voice 还没有完全对公众开放,新人必须有邀请方可加入。有了 Google Voice 帐号之后,就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1. 下载、安装 Gizmo5 软件:这个应该简单。
  2. 跟着安装软件的提示,注册一个 Gizmo Project 帐号。你可以给这个帐号取一个你好记的名称,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这个帐号内含的 SIP 号码。这个号码可以在你的 Gizmo Project 帐号的档案 (profile) 里面找到。这个号码应该是 1747xxxzzzz 的样子。
  3. 回到 Google Voice 里面,登录进入你的帐号。
  4. 在“设置” (Settings) 页面里有一篇是你自己的电话号码。在这里加入上面 Gizmo Project 给你分配的那个区号为 747 的 SIP 号码。
  5. 这就成了!
如果你在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只要 Gizmo5 能够接通,你就可以通过 Google Voice 拨美国境内任何地方的电话,然后回拨到你的 Gizmo 号码上,就可以免费通话;别人要给你打电话,也只要随便用什么电话拨你的 Google Voice 号码即可通话。当然此时对方主拨,如果是长途的话对方可能会要付长途话费。

以上当然是纸上谈兵的成分很多,实际应用中通话质量会受到使用者与 Gizmo 服务器之间的网路质量、距离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谁也无法保证 Gizmo Project 永远不会改变其目前只对电话外拨收费的策略。以前也曾与在中国国内的家人试过用 Gizmo 通话,终因话音和视频质量比 Skype 较差而放弃。但这个免费电话功能对美国国内用户以及需要往美国打电话的国外用户至少还是有一定个实用价值的。

119. 战争的魔影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 Nov 8, 2009 9:17 AM)

过去的两天里,美国各种媒体大概都放不下德州胡德堡 (Fort Hood) 的枪杀案:枪击案的唯一嫌疑人 Nidal Malik Hasan,一位 39 岁的陆军少校医官,精神科医师,用私购的两支手枪在军事基地里面的军人保健中心开枪屠杀。当场死 12 人,伤 31 人,一人伤重不治身亡。死者中一人为平民,其余估计都是即将开赴伊拉克战场的军人,当时在中心等候体检、医疗服务。开枪者最后被赶到现场的一位当地女警察击中四枪,这位警察也在交火中受伤。

枪击者生于美国,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后裔,平素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新闻报道有说他平时为人并不是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而是一位挺和善的人。关于枪击者的杀 人动机现在官方还在调查之中,许多人觉得此人至狂的原因很可能与他的工作有关,作为军队的精神科医师,平时接触的都是从战地归来的军人,许多人在战场上的 杀戮中不仅身体遭受创伤,更受到心灵、精神上的伤害,回到美国国内的和平环境中,心中所思与眼中所见,巨大的反差常令人无法接受。那些军人可以寻求心理、 精神治疗,而给他们疗伤的人却只能把他们听到的一切咽下肚里消化掉。这位少校即将开赴伊拉克战场,必然将要面对他中东同胞受战争涂炭的现实,而且还可能被 裹挟到其中。

CIB: Combat Infantry Bunny
(照片引自原文)
前晚开车带女儿上课,回家途中听到 NPR 的《The Story》节目在播“战地冲锋兔” 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位从伊拉克归来的女战士,故事中的“战地冲锋兔”是她的一位战友在一次巡逻途中从当地一群孩子手里买下的一只小白兔崽子,后被她 养大。而她在巡逻、作战的间隙中养大这只兔子的同时,对它感情日深,这只兔子成了她在作战、巡逻、吃饭、睡觉的战地生活与普通正常人生活之间的一个联系纽 带。一次,她一班人在外出巡逻途中遭遇炸弹袭击,惊魂未定的时候又见一辆轿车朝着他们驶来,他们警告停车未果,于是一位士兵开枪击中驾车人,迫使车子停了 下来。其后却发现开车的是当地一位百姓。一班年轻的男兵还在跟那位开枪的拍手庆贺,只有她一个人问他是不是 OK。她说那年轻人明显不是那么 OK。

我自己没有实际使用过任何武器,实弹射击只有对纸靶的经验。从电视上偶尔能看到的一两个镜头,只能够想象美军士兵一梭子冲锋枪弹将一个人击毙的情形。一个 人十秒钟之前还活着,只是在错误的时刻,置身于一个错误的地点,就被一顿子弹打成筛子,肝脑涂地。很难想象如果我是那个年轻的士兵,那十秒钟里面发生的事 对其后的一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个战场的枪炮声离全世界的人都比想象还要遥远,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受到任何明显影响。即便是自己家里有亲人在战场上,那些人也比 别人多的也只有担心和关切,没有人能够体会那些军人所要面对的血腥和死亡。对千里之外的人们,战争只是一个宏观概念。这次胡德堡枪杀案把战争的魔影推到了 我们的近前,这意味着什么呢?也许十天后这事从电视屏幕上消失,它也就从人们的记忆里淡去了。

120. 博客“潜阅读” (Restored)

我写博客是在读博客之后,不是专业写手,平时也从来不做文案,所以写的时候纯粹是“信马由缰”,读博客也没有什么趣味高低之分,有时候是“随心所之”,有时候则是随“鼠”所之,点到哪儿算哪儿。多数时候是做事的空隙时间,随便逛逛,换换脑子。有时候则是在蹲坑(幸好现在不是真的要蹲)的时候,随手拿着我的上 网本,以免枯坐无聊。

人在网上,读什么有时候其实是“身不由己”。当然其主要原因是懒惰,懒得去费脑子。中文博客这个空间挺象国人生存的实际空间,哪哪儿都是空气污染,没处躲藏。但是呢,要想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美食,有时候你还就得到闹市的嘈杂里去逛。偶尔遇到一些值得看的博客,就抄下来放在 Google Reader 里面,让它帮我跟踪探访。我的 Google 阅读内容五花八门,从技术到政治到八卦到摄影到新闻到开源软件,等等,其实很多东西不过一年半载才会去光顾一下,不过记下来了,也就懒得再删去。好在 Google Reader 里面可以分类、排序,常看的网站我时常往上提溜一下,不常看的东西自然就慢慢沉底了。

唐师曾《一个人的远行》是每有更新必读的一个博客,作为一个记者,他的触角所达,似乎无人能及。他的文字不拘一格,豁达风趣。他的北大文科出身,涉猎之广,我这个做工的当然无法望其项背。最令人羡慕的当然还是他周游世界的经历。

作为一个 IT 人,虽在这里大言不惭,自称 Technophile,新浪的 IT 博客圈却很少光顾。或许是因为自己档次低,很多文字读来感觉大而空。洪波的《对牛乱弹琴》是唯一常看的博客,感觉有不少新意。

某天读了王晓峰的一篇《潜阅读》,很受他文字的启发。其实我早也有些感觉,随着使用 Google 的频度提高,脑子记事儿的功能就随之减退。读过的东西很少进到脑子里的长久记忆,过目即忘。“信息太迷人了,你还会像一阵风一样,就这么飘来飘去,穿梭于 信息天空,不带走一片云彩。带走的,是你与生俱来的贪婪、寂寞。”这话挺深刻。此人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很多时候字里行间透着傲慢和没什么来由的粗 鲁。

韩寒是新浪博客网里的一位怪才,他的名字甚至不久前在 NPR 关于中国博客空间一篇报道里作为一个主要的例子来说明互联网在国人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他的博客文字透着他的独立思考和批判,反而是他的书(就看过一本《长安乱》)读起来味同嚼蜡。

博客空间作为解读国人的一个窗口自然太小,不过算作管中窥豹也未尝不可。有些现象无法理解,举一例:某日随手点了一篇李波的文章《目击示威奥巴马》,后来用新浪的搜索功能去找这篇文章,居然发现有人原文照抄(这儿还有这儿),不知道这是出自一种什么心理。

博客空间里的人,也如俗话所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阅读网上文字,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时刻怀疑一切。比如这篇东西,一派胡言乱语,强加于人。美国右翼势力中这种人不少,像 Rush Limbaugh、Glenn Beck 之类,追随者甚众。Rush Limbaugh 自己曾是个瘾君子,某日还在电视上说当今总统“narcissistic”, 或许是他自己的药瘾发作了。原来以为从中国出来的人对于一般走政治极端的动物会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可惜许多人从一个极端倒向另一个极端,想来还是毛泽东那 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余毒未清。此时,孔老二两千多年前说的,“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实在是一种智慧。

121. 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by 无忌, Nov 9, 2009 1:33 PM)

柏林墙被推到居然已经二十周年了!

发一声感慨,其实也没有别的什么可说。不知怎么想起雷锋塔,曾经倒掉过,现在又重新修复,大概是永远不会倒了。

122. 心理素质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 Nov 10, 2009 7:53 PM)

昨晚孩儿她妈告诉孩儿他爸说,邻居一位男孩儿自杀了,幸亏被人发现,抢救过来了。

男孩在附近小城上学,离开了父母,自己在外面住。据说可能是因为失恋,吞了一百多粒 Advil(一种止痛片)。

以前还真不知道止痛片居然也可以用来自杀,但想来也不奇怪。不过这怎么也算不上简单高效,一定有比这更好、更快捷、或者更轰动的自杀方法。试想一下,要吞下一两百粒药怎么着也得花点时间。

如果我碰上一个要自杀的人,我一定会帮他想一个好办法,死一个痛快。不过如果你要自杀,一定得先想好了:变成一个统计数字容易,再要变回来,tough -- 那就没办法了。自杀是一了百了,尤其对一个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小孩子来说,一死了之意味着你不会有前面人生路上各种各样的忧愁、烦恼、痛苦、失望、焦虑、恐惧,也不会有百年之后回头,一生如过眼云烟,平凡得近乎一张白纸,那样一种绝望的空虚。

只是这些话,没有办法对他的父母这么说。

动物原来是有求生的本能,在亿万年进化的旅程中,人是在哪一个拐角处失落了这种本能?一个人如果想死,别人是拦不住的,拦得了今天拦不了明天、后天。不想 死,就担负起本来应该担负的责任。做人有对社会、家人、朋友的责任;做儿女的,还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责任。家人、朋友可以帮你活,但是没有人能替你活。

只是这些话,也没有办法对他的父母这么说。

对于小孩子,我主张“tough love”。人的体质需要锻炼,心理素质也不是靠温柔就能培养。心理治疗和药物各有其作用,但是医生和药物又岂是万能的?

只是这些话,还是没有办法对他的父母这么说。

许多事,我只有问题,没有答案。怒不可遏!

123. 旧照片 (Restored)

去怀柔的路上 骑车游怀柔

今天有事用到兜儿里的一个 U 盘,看见七月回北京的时候一位老友拷贝给我的四张旧照片。想想搁这儿或许还能跟这几张照片里的旧友分享。

题图是我们团支部组织去怀柔郊游。从北京出发的那天是盛夏的大太阳天,七十几公里的路,大家一路骑行,有说有笑,倒是不觉得特别累。但是刚出城,就渴的受不了了。遇到路边有瓜农卖西瓜的,就停下买西瓜解暑。没有刀,就拿拳头砸开,吃得满脸的瓜汁儿,畅快无比。

去怀柔这次是第二次在北京骑车郊游了,第一次去的是十三陵,一直进到锥臼峪山谷深处。每次我都是积极的倡导者之一。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就是一个爱玩儿的主。

第二天,一行人在雁栖湖,好像也就是怀柔水库,划船、游泳。

雁栖湖

这是又一次了。去龙庆峡是坐长途车去的,车坐到县城,然后一帮人行军进山。忘了这是头一天还是第二天了,仿佛觉得是头一天到那天下午在龙庆峡大坝下游的小溪边吃晚饭。

龙庆峡
那天晚上,租了两个蒙古包,男女分住。

龙庆峡
第二天,我们沿小路从大坝底下走上山顶,然后下到湖边,乘船游览。

到下午的时候大家都疲惫不堪。回程从龙庆峡走到县城,那条路感觉比去的时候长多了,至今记忆尤深。

126. 和陌生人说话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Nov 17, 2009 2:49 AM)

读了张凯律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觉得应该写点文字下来。张律师的文章不长,读来感觉很有道理,仔细品味,似乎又有些不对。不对在哪里,一时也无法完全诉诸笔墨。有些体会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把包交给陌生人保管” -- 这些话翻译成英语说给美国人听,他们多数一点都不陌生,尤其是城市里的人。“Don't talk to strangers” -- 这是美国小孩子从小就必须牢记的教导。其他的还包括:
  • Don't take food from strangers: 不要陌生人给的食物
  • Don't get into a stranger's car: 不要进陌生人的车
在机场:
  • Don't leave your bags unattended: 不要让您的包无人看管
  • Report unattended bags to security: 无人看管的包裹要向保安人员报告
  • 记得还听到过不要帮陌生人看管、携带行李,因为你不知道他包里都装的什么。
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美国人与中国人,在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点,也有很多相同点,而且以我个人未经科学实验证明的眼光看来,也许相同的地方更多些。我能够理解张律师作为基督徒希望引导普天下迷途羔羊信奉上帝的好心,但是,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跳跃到“阶级斗争”的高度,不是一名律师所应取的思维方式。

一个报纸上读来的故事:一家美国人因为这家父亲工作关系,全家人搬到日本东京。这家上小学的女儿某天和一位同学一起去公园看花,让这家父亲在担心了一天之后大发感慨:两个小女孩,没有大人陪同,靠着地铁等城市交通工具,在东京都市里穿行,对方日本家长居然放心,这在美国简直不可思议。

127. 种族歧视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Nov 17, 2009 10:33 PM)

很多中国人都不认为中国人自己身上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实际情况可能完全相反,忍冬园主介绍的《“巧克力”女孩》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今年暑假回九江,在同学聚会的时候不知为什么说起一个与种族有关的话题,一位女同学当即说,我们中国人最好客,从来不会有种族歧视。当时我无言以对,只有唯唯诺诺,搪塞过去。

现在社会大家大约都知道,“种族歧视”不是一个褒义词。多数人其实下意识里都有些许“种族歧视”意识,包括我自己。忘了是八几年了,但印象似乎是八二年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大学都出过围攻非洲留学生的事件。记得上海东北角一所有名的大学闹得特别厉害,事情的起因据说是一位非洲留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调戏年轻的女售票员。在车上已经有回校的上海学生路见不平,跟那位黑人学生起了口角。到学校门口周围的中国学生人数更多了,于是口角变成激烈的争吵,最后演变成拳脚相加,那位非洲学生被堵在学校门口传达室里臭揍了一顿。事情后来愈演愈烈,闹到中国学生与非洲学生之间暴力对峙,政府出动警察包围了非洲学生楼加以保护,而外围的中国学生对非洲学生楼实施断水断电,很长时间之后才得以平息。

曾经读过一个与巧克力女孩非常类似的故事,说的是一座江南小城的一位姑娘,与一位非洲学生交往。那位留学生回国之后了无音讯,而那位姑娘则怀孕生下一个黑皮肤的儿子。那姑娘带着儿子做小生意为生,两人相依为命。儿子上学被同学欺负,他在外面跟说他妈坏话的人打架,回到家里却对他妈也没有好脸色。记得当时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对那母子虽然同情,但也觉得那妈是活该。

所以谁要说中国人没有种族歧视,我保留怀疑态度。许多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种族歧视倾向尤甚。

128. 新浪博客我最烦的几个东西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Nov 19, 2009 12:53 PM)

到新浪来写我的博客,是因为这里早有一些朋友。新浪博客的编辑功能还算可以,虽然很多时候我更情愿选择“显示源代码”,直接安排我的文字、图片、视频。

不过,也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最烦的有以下几样:

  1. 音乐播放器:很多人喜欢用这玩意儿,而且新浪似乎没有给注册的读者提供自动屏蔽这东西的功能。我烦它是因为我平时喜欢用火狐的分栏浏览功能,同时打开一堆网页。如果几个博客都开音乐播放器的话,整个一个乱套。况且,写博客并非只是给自己读的,博主喜欢的音乐不见得人人喜欢。

  2. “管理员”:我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工作的重要性。但新浪其实并不认为他们重要,所以他们只能是一群无名、无形的工蜂,辛勤劳作,喂肥的只有蜂皇。

  3. 可靠性差:有些很简单的功能,执行起来也无法让用户体验保持一致。比如,留言有时候一下子就贴出去了,有时候怎么操作都帖不了,有时候有回应通告留言成功,有时候又没有。

  4. 功能落后:除了文字、图片、视频之外,不能使用类似 Google Gadgets 的套件来做一些更加活跃的页面。


个人觉得新浪应该试着公开一些软件接口,把用户、甚至整个社会当做资源充分利用。新浪管理员可以与用户多一些互动,这个过程对新浪对用户都有好处。

129. 女儿的涂鸦 (Restored)

女儿的涂鸦

小女儿某天在我办公室里等我回家,枯坐无聊,信手把我的白板给涂满了。后来的几天,很多人经过都要对着这幅“画”仔细端详一下。

一位老太太在这幅画前面来回了几次。后来一天告诉我说:“Oh, I get it. This is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我一看,还真的有些象是。

130. 再给韩寒吆喝一个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Nov 23, 2009 1:18 PM)

韩寒在博客中公开支持谷歌图书,好样儿的!

洪波的观点(三言二拍:哪儿冒出来的文著协?)更加直接。我一直认为,谷歌图书是以私营公司的身份做了一件公益、甚至是一件很有学术气的事情,其中对作者权益的处理即便对传统版权保护有所突破,并没有外面嚷嚷得最响亮的“侵权”。只有象 Rupert Murdoch 这种利欲熏心者才会以他 News Corp 对于媒体的垄断来要挟 Google。个人以为,Google 如果把 News Corp 的所有内容都从搜索结果中剔除,到不失为世人做了一件好事,免得他们时刻不停的糟粕污人视听,不过那得 News Corp 付账来做这件事才是。

131. 微软和新闻集团同裘共衾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Nov 24, 2009 1:26 AM)

前面写到 News Corp 和 Rupert Murdoch 完全是出于无意,不料今天还真中了彩了 -- 或许真应该去买彩票 -- 下午下班的路上,居然就听到新闻说,新闻集团要将他们麾下媒体的内容从 Google 搜索中去掉,同时他们将与微软合作,微软付钱,然后用微软的 Bing (中文好像叫做“必应”) 来提供搜索。

“新闻集团 (News Corporation) 是全球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它主要的股东和首席执行官是鲁伯特·默多克,他的家庭控制着这个公司的30%的股份。”(摘自维基百科)

hitwise
说起来,这两家公司还真是臭味相投的一丘之貉,而今睡到一张床上也合情合理。hitwise不过即便如此,这两帮在打击对手时机关算尽的聪明人似乎没怎么算明白这笔帐。我就看过 Bing 一眼,因此不敢说她是比 Google 长得美还是丑。不过就算她有范冰冰一样的美貌,尽收天下眼球恐怕也是不可能的,能收多少大家都只能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虽然网上内行多数对这桩交易的结局不看好,但奇迹发生在恶人身上也还是有可能的。

这桩交易对新闻集团可能损失倒是不大,他们的新闻,如狐狸新闻网之类,胡编乱造成分居多,而华尔街新闻一般民众也并不关心。能让微软掏点钱也算赚一个是一个。微软做这桩交易有点儿不值当。除非这一锤子买卖真的能够变成一种针对所有媒体的商业模式,否则这一剂药是否能让 Bing 这个病美人起死回生,令人怀疑。不过,微软还有做大头的本钱,他们在互联网这玩意儿上砸钱也不是头一回了。不过,这桩交易怎么看都似乎是以打击 Google 为目的,不择手段的痕迹太重。这就不由得让人想起“多行不义”那句俗话,或者用 InformationWeek 一位不太 sentimental 的评价:这桩交易是“foot-shooting”。

2009-12-13

132. 气候变化中的非科学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The Daily Show With Jon StewartMon - Thurs 11p / 10c
Scientists Hide Global Warming Data
www.thedailyshow.com
Daily Show
Full Episodes
Political HumorHealth Care Crisis
上个月的 CostCo Connection 杂志用 Al Gore 的照片作封面,里面登了他的一篇文章,自然其内容离不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地球气候恶化的趋势。这个月的杂志里面居然就登出了两页读者来信,除了两封之外全都是指责杂志立场政治化,有些文字写得很丑恶,估计还有更恶劣的文字没有刊登出来。

我一直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话题会那么政治化。全球气候恶化,是不是一定是人类行为所至,我们现在无法确切的证明,就像人无法证明上帝不存在一样,但是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至少可以理解,人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无止境的消耗,至少对气候变化不起到正面影响。如果真的等我们能够证明人类行为造成气候变化的时候才有所行动,只怕就有心煮海,无力回天了。

最近电视看得少了,准备把家里的有线电视掐了,反正每个月交费也用不了几个小时。反倒是网上看一些电视节目多了。昨天在《The Daily Show》上看到这一段,有点象 Jon Stewart 一样的郁闷。政治上不论左右,走极端的人都有存在。用极端手段来处理科学研究,只能说是极其不智。

133. 火狐小工具:Zhong Wen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近来有些兴趣“钻故纸堆”,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而且不读书有些时日了,整日在网上更是很少提笔写字,所以很多字不在熟悉的整句里,看着就眼生,更别说提笔忘字了。

有点动心来做一个工具,帮自己认字。一想,这事说不定早有人做过了。打开火狐浏览器一查,还真的有,而且不止一个。于是找了其中一个看来满足个人所需的工具:Zhong Wen -- 尽管还是一个在试用阶段的工具,效果已经不错了(见右图)。这个小工具很简单,安装完毕之后,重新启动火狐,然后把鼠标移到不认识的汉字左侧,那个字的拼音以及英文解释就显示出来了。

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这个工具稍嫌过于简单:应该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开关这个工具。否则鼠标稍有移动,满屏乱蹦字,感觉比较乱。

另外一个可以改进之处是增加声音,这样不会拼音和四声的汉语初学者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带来的这一小小便利。

134. News Corp 问题的真正根源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70% + 60% + 63% = 100% (?)
新闻集团 (News Corp) 与微软公司之间半真半假的合作在整个媒体行业制造了不小的波澜,不过能起到的作用可能也就局限于媒体行业之内。纸媒这个行业年头久了,不免托大,从前新闻记者称“无冕之王”,这些纸媒大概也就以为他们可以穩坐王位。不料互联网的暴起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给整个行业一个措手不及,至今找不着北,少有能在今日的数字空间里找到自己位置的,于是他们对未来的悲观也可以同情。

但是,媒体今日的处境,恐怕难以怪罪到 Google 头上。新闻集团的问题尤其如此:美国的狐狸新闻频道 (Fox News Channel) 是新闻集团旗下对付 CNN 的武器,从右上角引用的一张电视屏幕截图(点击插图可以看原文)您可以大概看出在这里主持新闻节目的人的智商。这种层次上的问题要找替罪羊恐怕有点说不过去。看官,您以为呢?

任何突破性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一些传统行业带来冲击,轮到谁的头上你就只能接受挑战,或死地求生,或凤凰涅磐。所谓“建设性毁灭” (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在商业历史上重演过无数遍,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发生。可以理解,从王位上面对死亡让人很难接受,但那也是在历史剧中重演过无数遍的场面。从哲学讨论的角度,Google 有责任帮助新闻媒体发展以推动社会民主,从商业角度,帮助媒体行业发展也有助于增进网上数据来源。但是具体到每一家媒体企业的生存,那似乎就超出了 Google 的义务范围了。

135. 野牛系列(2):GIMP 安装简介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博友忍冬园主让介绍 GIMP 在 XP 和 Vista 环境下的安装,想了很久,安装似乎没有什么好介绍的,这里面当然可能是我这个 Technophile 不能充分理解不是整天玩电脑的人的疾苦 (),但是,Windows 版本的 GIMP 现在确实已经做成了一次性的安装包,只需要在此下载稳定版,然后启动就行了。

启动的时候系统可能会提醒你这是个可执行文件,启动会有危险。尽可用扫毒软件扫过之后再放心启动:

以下是安装 2.7.0 试用版抓的屏幕截图:

第一步:欢迎安装

第二步:软件授权

第三步:选择“现在就安装”还是有选择地安装。如果选择“现在就安装”,接下去可能就是第九或第十步。后面几步一般可以不走,这里完全是为了完整地介绍整个安装过程。

第四步:选择安装的地方。

第五步:选择组件。这里您可以看到 GTK+ 等等都可以直接安装了。另外,如果您的系统安装了 Python 语言环境的话,GIMP 还可有一些用 Python 写成的组件。

第六步:选择那些文件(图片)由 GIMP 来处理。这是为了让您可以用鼠标双击文件名时用 GIMP 打开文件。

第七步:选择在系统的软件选单里把 GIMP 放在什么位置。一般当然是就放在它自己单独的文件夹里。

第八步:选择是否要在桌面上或者快速启动选单里放一个图标。

第九步:开始安装之前的最后“警告”。如需修改什么,还可以按“< Back”返回前面几个屏幕。

第十步:安装进行中. . . . . .

第十一步:大功告成!



野牛系列:
19. 野牛系列(1):GIMP - GNU 图像处理程序

136. 大女儿的高中音乐会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几天前刚加入大女儿高中音乐老师的 Google 邮团,看了以前发的一些邮件,发现有家长把第一次音乐会拍下来放在了 YouTube 上。

Skyline 是小城的第三所高中,新建没有几年,目前还只有九、十两个年级学生。美国高中似乎每家都有三个音乐组织:交响乐、管乐、合唱。本城两所老高中的交响乐都是在全国范围颇有知名度的,这第三所高中学生人数不够,而且这些项目起来的年头有限,所以气势自然就差了很多。这场音乐会是大女儿上高中第一次上场,虽然是末座恭陪,但是整个节目的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

为了老大拉大提琴,没少费力,也花了老鼻子的钱,但是她一直似乎不能真正进入境界。从六年纪到现在也有四年了,一直还是在学习技巧的层次徘徊,软话、重话都说过无数,都没什么效果。从来到也没有要她们以后吃音乐这碗饭,只是希望她们做什么就全心全意做好。

话说回来,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不争的事实。女儿们在音乐上的造诣,就目前这业余水平也是我们这一辈人不太可能达到的。人说教育子女不能靠嘴上功夫,要多以身作则,也许从这个角度来说,子女长大的过程也是一个让父母提升自己的过程。

138. 新浪博客被封杀

我在新浪的博客,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讨论技术问题。但是今天过去,发现被封杀了。以下是屏幕截图,留下做个纪念。





我的博客,本来也就是个人思想的一点记录,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对于新浪为什么,或者说依据什么封杀我,估计跟前面坚持发表的读龙应台一本书的读后感有些关系。但是这纯粹是我的猜测,新浪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封杀我的博客。想一想,这都完全可能是新浪某位“管理员”的个人行为,我估计在中国,个人行为于公司行为之间可能都没有区别,反正都不需对普通用户负任何法律责任。人权不人权的,更是与他们无关了。

不管怎么说,以后码字都还是在这里留个底,省得费功夫恢复。而且,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有机会结识一下新浪的“管理员”,我对他们的心态真的很好奇。

137. 野牛系列 (3) : GIMP 讲座 (Restored)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看了博友给前文的评论,甚为欣然。想起去年给中文学校的学生上课,所做的演示也在 Google Docs 上。于是也拿来放在这里,或许有用。不过,看官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因为当时班上的一位女生据说是流着眼泪求她妈允许不来上我的课,可见为害之大。

如果右边的演示在新浪博客里不显示,可以试一试文后的链接。如果还被封锁那就没办法了。

给这边的孩子上课,用的多数是英文。空闲的时候我会在各页的讲稿 (Notes) 里面加上中文。这次讲座的内容是 GIMP 的基本功能,包括剪裁、调色、拉直、缩小等等。GIMP 的功能当然远远不只这些,市场上写这个软件的书就有不少,讲稿最后一页也有少许其他资料的链接。个人浅见:GIMP 在功能上或许比 PhotoShop 稍差,但是使用上要简单很多,满足非专业人员的图片处理需求绰绰有余。

在此先敬请指教。

讲稿:数字摄影 (4) : GIMP
前文:135. 野牛系列(2):GIMP 安装简介

2009-11-16

125. 奥巴马总统访问亚洲

奥巴马总统这个星期在亚洲访问,美国的媒体似乎对总统出访做什么不感兴趣,倒是他对日本天皇的一鞠躬由《洛杉矶时报》的一篇文章传播得举国风雨。

就个人而言,奥巴马总统对日本人的那一鞠躬让我很倒胃口。不过生为中国人,我得承认我对日本人是有成见的,尤其是日本的国家机器,我的成见基本上从小学到现在都保持在“仇恨”这个层次。我这个人很固执,但不觉得自己一成不变,只是变要有变的条件而已。放开个人的成见,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奥巴马总统觉得有必要对日本天皇行礼,也许,他是那么个礼仪周到的人吧。不过,我也觉得媒体似乎小题大作。他们并不是没有新闻可以报道,但是这帮人都作同样的选择,可见美国“大众传媒”消费者的口味。有时候觉得看 CNN 的新闻节目还不如看 Jon Stewart 的《每日秀》和 Stephen Colbert 的《Colbert 报道》。

相比之下,倒是共和党前女副总统候选人莎拉·露易丝·希思·佩林出书(居然!)的消息在 CNN 的节目上占据的时间更多些。

个人希望莎拉·佩林在 2012 年真的竞选总统,而且希望她赢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那样,共和党可以在江湖上混的时间更长一些,或者把共和党分裂成两、三个政党就更让人满意了。当然这多数是不会实现的梦想。

124.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

这篇短文屡遭一位新浪“管理员”删除。以为网贼冒充:俗话说,不拍贼偷,就怕贼惦记。上网上查了一下,百度上面出来的结果很多,甚至包括盗版的。而 Google 搜索的结果倒是有不少人说此书在大陆被和谐,因此我也大概知道了新浪为什么那么费心,删除这篇短文的人也不过是为挣个五斗米。也许有一天,新浪会醒悟他们对于我们这些无名的普通人的责任。在那之前,他们坚持删除,我就坚持恢复。好在网上文字,恢复不难。留言无法恢复,抱歉!


龙应台,台湾作家,想来不用介绍。

知道《大江大海 1949》这本书,缘自纽约公爵的这篇读书札记。读完书之后觉得公爵的评价(“一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的书”)中肯。作家笔下的文字记叙的是二战时期的人和事,主要场景在中国与台湾,但笔触所及横贯二战的各个战场,人物也包括中国大陆人、台湾人、美国人、俄国人、日本人、德国人,等等。作家以对生长在德国儿子飞力普叙述的角度展开故事,字里行间显露慈悲,以活过那段历史的人物的角度和口吻描绘那段历史,读者不感动也难。

书中有些场景居然很有些眼熟。读到“山打根”这个地名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日本电影《望乡》;读到“人民大街”、“兵不血刃”、“盛猪肉的碗”几章的时候想起很多年前在北京读过的一本书《血红雪白》。这本书的独到之处是作家对时空的把握,不同的人物,时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时而命运带着他们互相擦身而过,几条故事情节的交错、组合,拼接出一幅纵横巨大的图画,将战争的血腥、残酷、蛮横、丑恶,一一摆在读者面前。

读这本书还让我想起的是东木先生的两部电影:《父辈的旗帜》(Flags of Our Fathers) 与《硫磺岛家书》(Letters from Iwo Jima),一样的慈悲情怀,一样的史诗笔法 -- 要把这本书拍成电影,一定有看头。


网上搜索,看到为这本书叫好的居多,但也不尽然。这里一位干瘦老者问“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是悲情还是煽情”,可是他开篇就说“龙应台的新作《大江大海1949》内容如何,没有读过,不敢妄评。不过读到沈泽玮先生《失败者的力量》一文,大致知道了一点精妙所在。”这儿还有一篇当街撒泼的文字


如有新的“通知”,我也将继续拷贝下来陈列于此。如果这些通知真的来自新浪,而不是有人冒充,或许新浪可以说明一下删除这篇短文的理由。

  • 您的文章《124.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2009-11-14 09:29)
  • 您的文章《124.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2009-11-17 00:47)
  • 您的文章《124.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 1949》》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2009-11-17 11:02)
  • (“通知”的内容不变,就不重复了。)2009-11-17 16:39
  • 2009-11-18 03:15
  • 2009-11-18 06:27
  • 2009-11-18 07:40
  • 2009-11-18 11:21
  • 2009-11-18 12:34

2009-10-08

《陆逢鼎回忆录》之一

(这篇文字发在新浪博客上,编号为 109。)

陆逢鼎是李林的外公,在上海朱家角以外大概不是名人。几年前已经去世,享年九十余。几周前收拾地下室的旧物,翻出李林的大舅电子邮件寄来的几页《陆逢鼎回忆录》,李林说是已经出书了,google 了一下,还真的在朱家角的网站上找到一篇(网站不知什么原因被 Google 列入了“坏网站”的名单)。

这里是回忆录的《童年篇》

开篇
老东门街一号房子的变迁

  我老家在青浦县白鹤江镇。民国十三年(甲子)江浙战乱(也称“齐卢之战”),我十四岁那年(1924 年)秋,居家避难沪滨,寓居百老汇路邓脱路一个姓顾的二房东的前楼面。对马路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每逢放工,女工都要被搜身,为资本家卖命的工头,象凶神恶煞般地侮辱女工,令人气愤。我于是年秋考入上海徐家汇徐汇公学,战乱前已经入学。待母亲与逢新弟来沪避难时,我已经在学校就读。属于我的冬夏衣物书籍等等都随身带着,母亲及族人都只有随身单衣,过冬都需做棉衣。所有生活用品也都在上海购置。是年冬季,在老家坐镇的润之公公,被乱兵扰的无法安居。(江)苏军要驻进我家,公公顾不得家中粮食和猪牛鸡鸭(六畜是备逢宪结婚时用)遭殃,只得弃家步行到沪。第二年春,战乱罢,举家迁回,家仅存屋壳,所有天井,阴暗屋角,地板下面,均被挖遍,企得藏镪,家具细软衣物荡然无存。这是我家老三房人家第一次遭遇荡产,幸赖田地的租息,三房人家得以重建家园,深知田地之可贵。因此更省吃俭用,年年购买。我因父亲于民国十一年(1922 年)去世,母亲不善经营,历年由润之公公代为收租,自民国十一年直至 1949 年解放,未置分厘田产。将自民国十一年起至二十五年积累的资金在青浦老东门街购地,建造五开间假三层正屋及东西两厢各五间平屋、浴室,靠街门面两大间,总面积 700 多平方米。1937 年新房油漆未干,八一三淞沪战争开始,日机轰炸青浦首枚炸弹炸毁西厢一间平屋,正屋也遭受很大程度的损坏。沦陷初期时,无人居住,屋内门窗等设备被人盗窃殆尽,乃略事修理,我家在破屋内住了一段时间。不久日寇强占,将我家安排在青浦聚星街孙再壬姑夫的房子,当孙家的房子也不能幸免被日寇强占时,我家即迁到朱家角直至日寇投降(1945 年)迁回青浦,重新大事修理后自住。至 1949 年解放。

  1950 年青浦城厢区政府派人到我家,称青浦城厢区政府要办公楼,限我家三日内搬出,也不给我家另行安排住处(还不如日寇)。不得已,举家迁往朱家角,借住于内兄蔡其恕房子。时蔡其恕应中央财经资源委员会调遣,在北京工作,托我居住代管。从此一直在朱家角住到 1987 年,再次迁回青浦为止。

  此次搬回青浦,也是一次争取来的机会。先是小儿子陆宗耕在商塔农村插队靠十年。依靠自学掌握了修理无线电的技术。约在 1978 年,青浦县五金交电公司公开招聘修理部职员,他一考中的,户口进入县城。靠他建立起来的关系,设法把父母的户口弄到县城来了。最初,房子分配在城中南路 49 号 4 楼一居室。又迁小西门盈中商业大楼(暂住),最后迁至庆华一村 9 楼 505 室(宗耕换下来的旧屋),一居室,面积约 25 平方米。

  老东门的房子,早已不是区政府办公室了,成了“干部家属宿舍”。在国家几度“落实政策”过程中,几度传说要发还,我们也几次去落实政策办公室交涉,然而,先说“这是公房”。经据理力争,并有房管所老同志的证明,又被列入“代管产”,一直“不予处理”。不料,1996 年,根据“城市建设需要”,这座 1936 年建成的“洋房”在他 60 岁生日还没有过的时候,就被夷为平地。

  这座房子,命运多舛,在我手里从始建到消失,历时 62 年,经历了日本人、汪伪、国民党时期和人民共和国几个时代都轮替使用过。一直为“当权者”服务,而我们(老百姓)只是出钱出力,又建又修,自己使用加起来不到十年。特别是解放后,给“干部家属”使用的时间最长,因为,在人民共和国自己有能力建造较“豪华”的“干部宿舍”以前,在“老房子”中,老东门一号是算的上青浦城内最好的之一。无怪青浦县某领导曾说过:“这房子是立过功的。“现在他们不需要了,也不愿还给老百姓,也许,这就是“共产”吧。

2009-03-23

2008 年 11 月 4 日

(这篇短文投到我的新浪博客上,不知道呆得住呆不住,故于此存档。)

这一天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日。可以说举国上下空前激动,很多人都认为 Barack Obama 有机会当选,成为美国第一任由黑人担任的总统。从多方面来说,不论最后谁成为第四十四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这一届选举都注定要在美国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这一天,孩子学校放假一天,我也干脆休假一日。早起给她们吃了早饭,我就带着她们一起去消防队投票。这是我成为公民之后第二次投票,所以基本上是轻车熟路了。第一次去投票的时候,没有一点概念。正好到学校接孩子放学,看见一边的体操房(gym)里在投票,以为可以顺便进去投我的票。进去之后,里面坐着一位老头,两位老太太。她们很认真地看了我的驾照,然后在她们的名单上查了半天,没有找到我的名字,又回过头来细看我的选民登记,才发现我不属于这个“片儿 ”。然后又耐心你地告诉我正确的投票地点。

这次投票,除了选举总统,还要投票选举联邦议员、居住区的州议员、密西根大学的校董、市政府官员以及小镇上管理道路、自来水等等事宜的地方官们,选票上林林总总得有二三十个格子。那里面除了总统候选人在选前的两年每天在电视上露面之外,其他只有竞选联邦议员的偶尔做做广告,再其他就只有一些从邮箱里收到的小纸片儿竞选广告了。说实话,如果不是事先在州政府的网站上下载了样张选票,然后拿着本城报纸上对各位竞选者的介绍一一对应地比较,临时抱佛脚的话我根本不知道选票上那些名字都谁是谁。平时对我们这小城外郊区小镇的政事都很少有时间过问,知道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小区不远的一块地皮有建筑商有意开发预制房小区,连带要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之类的。但是那些候选人的背景,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利益群体,还是要花些时间才能略知一二。

带着孩子们来到小镇的消防队小楼前面,本来怕会要排队,结果是冷冷清清,远没有前一次地方事务投票时的气氛热烈。到停车场停下车,路边一位白人男子走近我们,自我介绍说他是小镇政府某个位置的候选人,他希望当选后能如何如何,希望得到我的一票。我接过他递过来的名片,寒暄几句,继续往里走。我以为无关人员不能进入作为投票站的消防队办公室,就把孩子们留在了门外的草地上玩。到了里面,还是象前一次一样,不过这次投票人必须出示带照片的证件 -- 这是共和党派为杜绝选民作弊而提议通过的法案。我还在我的选票上涂抹,又进来一位男子,还带着两个男孩。这位似乎也是新公民,带着小孩来见证历史。在二零零零年戈尔对布什的选战由于佛罗里达选票设计和纸票打孔机造成两党法庭对垒,最后布什由最高法院裁决成为第四十三任总统。之后许多州的选举机构开始考察电子选票系统,然而电子选票系统也是问题多多,有几个州花钱买了电子设备,然后又花钱将电子设备重新换回传统的投票机。密西根因为汽车工业不景气,政府没钱,倒免去了一番折腾。

总统选举投票就这么毫无戏剧色彩地完了。投完票出来我拿了一小块“I Voted”贴纸,随手粘在车上。仔细想想,可能花时间多而且对候选人没什么把握的还是在州政府一级,小镇上的事稍稍还知道一些,总统选举之战打了快两年了,几个候选人,即便是从未上过电视的几位我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在投票之前我已经基本有所决定。倒是本来应该关心但平时却没有时间的一些东西,象州教育厅委员之类的,临时挠头也挠不出结果,就让它空着了。

选票上除了选人之外,还有两条提案。A 是提议州法允许大麻的医用,B 是提议修改州法对胚胎及胚胎干细胞科学研究的限制。投票日之前在城里城外看到反对这两项提案(特别是反对 B)的标语、宣传牌子不少,觉得两项提案的通过并没有胜算。

到晚饭时间,打开电视看 CNN 的大选报道。到十点来钟,CNN 已经开始预报东部比较关键的几个州奥巴马胜券在握了,到十一点西海岸投票还没有最后结束,奥巴马当选总统已成定局。

这次选举,真正令我惊讶的,倒是密西根的两个提案居然都无惊无险地通过了。体会较深的还有就是“参与”这两个字。即便在美国,民主作为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从小学就开始,要劫持民主还是绝对可能的,这只要看看共和党人,特别是低调但声名显赫的 Carl Rove 的所作所为就能明白。没有每一个公民的参与,也就谈不上民主与否。

2009-03-22

The AIG Uproar

AIG has been on every media this last week. The 100+ million dollar bonuses for the very AIG executives got the whole country boiled over.

Some people argue that the bonuses are written in contract and a contract is a contract. I can swallow that.

But don't bleeping tell me that they earned it. That is not only outrageous, that is insulting.

Some argue that Wall Street needs those talents to unwind the tangled mess that the whole economy is in. But let's be honest with ourselves: Those are the talents that got us all into this big pile of doodoo. Why do we have to have them around? I just can't believe that those are the only talents alive that can understand what they have created.

If those Wall Street talents don't want to work there anymore, I don't think I would care less.

2009-03-21

在牛博网上读了一篇《美国报业:转型网络能否度过“寒冬”?》,发表评论出错。就转发到这里吧。

其实这些报纸面临困境不是一天两天了,转型网络发行是势在必行,在现在这种经济形式下看来,先行者比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要明智。能否度过寒冬,还得看各自的能力和命运了。大城市的报纸是这样,我们小城的报纸也是一样在劫难逃。我订的报纸日渐“消瘦”,如果此时他们保持报纸的内容,转为无纸发行,我想我继续订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以笔者管见,报纸是否能让客户付费订阅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是收费的要尽量低,而且要做到付费绝对方便。一家报纸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广告收入,但是广告收入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定客户的多少。订阅收费的目的应该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向广告客户证明你有多少读者,以保持广告收入的基本稳定。

2009-01-20

Inauguration of the 44th President

Just came out of the conference room watching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44t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Barack Hussein Obama.

This will be a historic day in history of this nation and of this world -- The number of people showing on the CNN news camera says that, as well as the constant alert messages from our backbone router to the Internet. It seems that the whole nation is watching the ceremony.

It is a day to be festival, to celebrate the end of 8 looong years and the beginning of a new era. But no one should forget the cost of the festivity. I have been a supporter of the new president. Now I hope that he can get the nation back to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