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纸上弹兵.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纸上弹兵. Show all posts

2010-04-11

166. 再说美国人的枪

(2010-04-09 12:01 发于新浪博客)

看了带枪的羊一 系列关于枪的文章,受到启发,也来再闲扯几句美国的枪文化

关于持枪,我得先承认没有什么研究。朋友里中国人有一位猎手,来自四川,他有一帮各行各业的猎手朋友,不少来自中国各地。这些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赚大钱住大屋的医生,也有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我写这么废话只是想说明,打猎在美国是一种接近自然的休闲运动,并非只有 Sarah Palin 这种脑子里灰白质不多的人才做的事。关于持枪的低知识很多都是从这位朋友嘴里听来的,来此转卖,或有不确之处,买家小心。

几年前,我也曾想跟这位朋友一起去打猎,结果一查,发现更前一年枪支管理法规有所变化,他买枪的时候只需通过背景调查,等我动心的这年则还必须进学习班, 学习持枪的基本知识。其实所谓学习班只不过是看一下关于枪支和狩猎的安全知识之类的视频,然后做几道多项选择题而已,但是附近没有,得到边上几英里以外的 小镇去,还得预约时间,学习班几个月才有一次,于是几次凑不到好时间,这事就搁了下来,不了了之了。其实,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军训,我是操过真家伙的,最后 打靶我五发子弹打了四十七环,这种学习班应该说是小菜一碟。不过后来跟这位朋友出去到林子里走过一回,在他看来,我持枪的姿势很成问题。我也发现,打猎其实并不简单。

朋友打猎几年了,成绩不菲,枪也买了不少,长短都有。一次他在路上开车被警察叫停,他发现警车里的警察似乎特别小心,折腾良久才下车,靠近他车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事后他想了很久才明白过来,警察很可能是从他的车牌上查出他有持枪许可,而且可以隐匿携带手枪,所以格外警惕。他说碰上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急躁,要让警察有充分的时间和充分的安全感。

一个多月前附近一个小区出了一个枪杀事件,开枪的和死者似乎都是中东人。二者日前已经有过争执,死者这天不知为什么一早 到开枪者的家里,在他离开的时候,开枪者追出门外,将其射杀在车里。之后开枪者自己给警察打电话报案,然后坐在自家门口等警察到来。这类事情在这个号称 “树城”的小地方并不多见,那天引人担忧的是枪击发生的时候正好是小学生出门等校车的时间段,但是后来倒也没有听到多少有关的议论,那个小区里中国人家也为数不少,似乎并未造成任何恐慌。几个星期之后,开枪者被判决是正当防卫。这类案例常常被拥护持枪者用来支持他们观点,每个人都有用武力保护自己家人的权利和责任。

另一个正在审理的案子是本州一个小镇的一个民兵组织,一直被联邦调查局监视。最近 FBI 怀疑他们有明确的计划要谋杀一位警察,然后在这位警察的葬礼上搞暴动,所以通缉这个民兵组织的九位成员。没几天九位全部归案,但是案子的审理过程可能很长,说不定还能拖上几年。全美乡村地带各种民兵组织很多,这些人并非都是坏人,但是城里人似乎对他们都尽量避而远之。

这是我从身边左近对于枪的观察,我的结论与带枪的羊基本相同:美国枪支现状的好与坏肯定会有长期的争执,但好像不会改变枪支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010-04-10

159. 谷歌 Wave 和 Gmail 开始整合

[2010-04-11 10:33] 您的文章《159. 谷歌 Wave 和 Gmail 开始整...》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这篇文字发于 Mar 13, 2010 12:02 AM,被新浪网管删除,令人难以置信。就因为这里面提到 Google 了?这里讨论的只是一个很小的纯技术产品。这不是一个什么“给您带来的不便”的事儿,所以我不接受所谓的“歉意”。如果新浪博客的规矩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所以我是大王,爱删谁删谁” -- 我也可以理解,不过最好明说!


昨天偶尔进了一趟 Google Wave,收到一个通知,说可以在 Gmail 里收新的 wave 对话。设置好了之后,今天真的收到了一个邮件通知。


这 个 wave 是我给女儿演示 Aunt-Rosie 的自动翻译功能。谷歌的机器翻译做得相当不错,整句话翻译效果基本还不错,但是“What about Chinese?”这样没头没脑的半句话翻译成“关于中国如何?”就显得有些滑稽,至少 Chinese 应该是中文或者中国人才对。

Google Wave 刚开始的时候用的人不少,很快初期的火爆就沉寂了。多数人似乎还是习惯电子邮件,其实电子邮件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而多于两个人用电子邮件来讨论 问题很容易出现类似开会的时候七嘴八舌的情形,很快谁也搞不清谁在说什么。Wave 的功力这时候就能充分展现了,越是人多才越好玩儿。

2009-12-13

135. 野牛系列(2):GIMP 安装简介

(from A Technophile 的随想 by 无忌)

博友忍冬园主让介绍 GIMP 在 XP 和 Vista 环境下的安装,想了很久,安装似乎没有什么好介绍的,这里面当然可能是我这个 Technophile 不能充分理解不是整天玩电脑的人的疾苦 (),但是,Windows 版本的 GIMP 现在确实已经做成了一次性的安装包,只需要在此下载稳定版,然后启动就行了。

启动的时候系统可能会提醒你这是个可执行文件,启动会有危险。尽可用扫毒软件扫过之后再放心启动:

以下是安装 2.7.0 试用版抓的屏幕截图:

第一步:欢迎安装

第二步:软件授权

第三步:选择“现在就安装”还是有选择地安装。如果选择“现在就安装”,接下去可能就是第九或第十步。后面几步一般可以不走,这里完全是为了完整地介绍整个安装过程。

第四步:选择安装的地方。

第五步:选择组件。这里您可以看到 GTK+ 等等都可以直接安装了。另外,如果您的系统安装了 Python 语言环境的话,GIMP 还可有一些用 Python 写成的组件。

第六步:选择那些文件(图片)由 GIMP 来处理。这是为了让您可以用鼠标双击文件名时用 GIMP 打开文件。

第七步:选择在系统的软件选单里把 GIMP 放在什么位置。一般当然是就放在它自己单独的文件夹里。

第八步:选择是否要在桌面上或者快速启动选单里放一个图标。

第九步:开始安装之前的最后“警告”。如需修改什么,还可以按“< Back”返回前面几个屏幕。

第十步:安装进行中. . . . . .

第十一步:大功告成!



野牛系列:
19. 野牛系列(1):GIMP - GNU 图像处理程序